近日,山东省红十字会官方网站刊发博兴县红十字会《创新“红十字+”新模式 高质量推进红十字基层建设》,对我县基层建设创新做法进行宣传报道。
近年来,博兴县红十字会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积极创新“红十字+”新模式,采取共建共助共享方式,通过党建引领“筑同心”,志愿服务“暖民心”,共享幸福安全“聚民心”,以加强红十字基层组织建设为龙头,以打造“群众身边的红十字会”为目标,将红十字组织建在群众身边,把红十字精神融入农村社区机关广阔天地,努力搭建服务基层群众“连心桥”,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了“身边红十字会”的人道力量。
一、实施红十字+基层建设,打造共建共助共享主阵地
一是坚持党建统领,筑牢红十字会基层基础。充分发挥党建对红十字工作的引领与带动作用,建立健全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服务基层的长效机制。依托“博爱家园”以及社区、学校、医院等阵地优势,做实做强“三救三献”核心职责,积极打造“红十字救在身边”“红十字人道服务”“红十字志愿捐献”等工作品牌,为群众提供贴心优质人道服务,不断拓宽为民便民惠民服务的领域和内涵,让红十字事业更贴近基层百姓。在博华老年公寓博爱家园,探索红十字参与养老服务模式,延伸志愿服务内容。购置娱乐设施、配备康复器材,进一步提升老年人幸福生活指数;走医养结合服务,开展养老服务人员知识技能培训,提升老年公寓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准;组织老年人开展剪纸比赛、棋牌比赛、吕剧比赛,倡导文明健康的老年生活;打造红十字文化长廊,坚持“阵地+融入”,努力提升红十字文化传播效应。
二是拓展基层覆盖面,搭建服务群众“连心桥”。博兴县不断扩大全县红十字会基层组织覆盖面,建立起从镇到社区、从机关到学校的红十字基层组织网络,不断提升红十字会整体工作水平,增强红十字会服务社会能力和人道救助实力。在乔庄镇焦家村、店子镇耿郭村等红十字特色村,按照“党政所急、群众所需、红会所能”的原则,充分挖掘社会资源,结合各村红十字会实际,组织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开展开展“博爱公益大集”志愿服务、开设“博爱老年餐厅”、开办“红十字夜校”、打造红十字知识一条街、建设红十字青少年实践基地,积极打造培育红十字志愿服务品牌项目,不断提升基层组织服务社会、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建设红十字之家,升级基层建设平台载体。博兴县红十字会携手国家税务总局博兴县税务局高标准打造融培训、学习、服务、活动于一体的“红十字之家”,通过设立应急救护培训室、博爱书屋、生命大爱展示区、博爱棋牌室等内容,打造博兴税务红十字志愿服务的特色基地,全县纳税人、缴费人、志愿服务者的爱心驿站。在办税服务厅设立三个志愿服务特色区域,开展红十字贴心服务。开辟“红十字”志愿者工作室,定期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设立固定开放日,为群众提供救助申请、器官(遗体)和造血干细胞登记、会员和志愿者登记等事项办理,年服务群众2000余人次。设立“红十字”快办专窗,受理爱心捐赠企业的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等涉税事项。建立“红十字”应急救护便民服务区,设立便民物资柜,配齐应急救护包、手机充电桩、口罩、酒精等便民服务用品。“红十字”牵手“税务蓝”、“红十字心零之约”税务志愿服务品牌的集聚效应进一步凸显。
三、实施红十字+乡村振兴,助推共同富裕示范县建设
一是打造温馨家园,助力乡村振兴。以“服务社区群众、参与社区治理、促进社区发展”为目标,以“防灾减灾、产业帮扶、健康促进、精神文明”为工作方向,在博爱家园因地制宜开展人道救助。根据村民需求,博兴县红十字会在博爱家园修建了红十字避难广场、红十字博爱桥和安全饮水工程,为村民置办园林座椅、吸尘器、轮椅等多类生活设施,助力乡村民生保障。其中博兴县城东街道东河东村博爱家园获评“中国红十字会博爱家园助力脱贫攻坚优秀项目”。
二是围绕产业振兴,打造产业品牌。探索“红十字会+会员+博爱生计基金”运作模式,推进产业发展,增加项目利润附加值。充分发挥“博爱生计基金”引导作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在博兴县城东街道东河东村博爱家园为村民提供12.5万元滚动使用的“博爱生计基金”,本着“小额借贷、直接到人、滚动运作、劳动脱贫”的原则帮助村民致富。扶持项目包括种植、养殖及布匹加工等行业。截止目前,已发放“博爱生计基金”6轮,各受助户增加年收入3000-12000元不等,切实做到了以小资金撬动大服务,用小投入激发大活力,推动了“博爱生计基金”在乡村发挥长效作用。
三、实施红十字+文明实践,汇集共享正能量
一是融合阵地功能、携手共同发展。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精神,博兴县红十字会深入社区、村庄、机关等多个红十字会阵地,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配备应急救护急救包等设施设备。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走进社区,开展以“弘扬红十字精神,共创文明城市”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开展群众性的初级卫生救护训练和现场急救工作,全面推进红十字会基层组织、阵地、队伍、服务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融合发展,构建群众欢迎、群众参与、群众受益、群众满意的“红十字+文明实践”工作新格局。
二是传播人道文化,共筑精神家园。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唱响主旋律,引领新风尚,推进人道文化传播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打造养老院老年人身边的红十字会,建设了博华老年公寓人道文化传播点。在红十字示范学校、博爱家园、人道文化传播基地开展宣传活动,强化红十字基层阵地服务功能;利用世界红十字日、世界急救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在公园、广场等人口密集场所开展宣传活动,围绕群众关注的人道救助热点问题和政策问题解疑释惑,展现红十字会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
三是扩宽志愿服务,满足多样需求。博兴县红十字会充分发挥在人道领域的助手作用,自觉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做到“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先后建立了红十字心零之约志愿服务队、博爱志愿服务队、红十字蓝天救援队等13支志愿服务队。按照“一队伍一品牌、一项目一特色”的要求,组织红十字会员、志愿者在应急救援、人道救助、应急救护、“三大捐献”、城市创建等方面大显身手。各个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博爱公益大集”“红十字夜校”“夕阳的微笑”“烛光映照夕阳红”等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项目。2023年,博兴县红十字会志愿服务队队长卞相翠入选全国红十字志愿服务先进典型。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信息